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购物车
    0

    2016王集镇农业发展规划

    信息发布者:157247879691
    2016-11-22 17:18:45   转载

    一、王集镇农业总体概况

    王集镇地处县城西北,属于高抗地区,域内水系较为枯乏,仅有的两条河道古黄河、徐沙河,虽然横贯东西,但在2015年前,河道基本全年干涸,虽然经过治理疏浚,但仍难以承担起全镇范围内的供水任务。睢北河,也是一条东西河道,由于全工段没有疏通,除了蓄点自然降雨之外,更难以承担起排灌作用。

    王集镇,全镇共有可耕地11万余亩,全年作物复种面积20万亩以上。作物布局:冬季以小麦为主要作物,秋季以玉米、花生为主要生长作物。全年,小麦播种面积10万亩左右,秋玉米5万亩左右,夏花生3.5万亩左右,春花生0.5万亩,零星种植大豆等其他作物0.5万亩。

    全镇现有果树1万亩不到,主要集中在苏塘、南许、平楼、长埝、赵集、沈庄、红卫等村,其中,苏塘、沈庄苹果面积3000亩,南许有酥梨2500亩,其他各村都是三水梨。经过前两年的发展,我们在陈楼建成200亩高标准梨园一个,在原苏塘果园场建成200亩高标准梨园一个,在柳林新植果树面积300亩,在李时新植果树250亩。并在黄河故道沿线滩涂,全部种植上了桃树、梨树,面积1000亩左右。

    经过数年的发展和淘汰,目前,全镇设施蔬菜种植面积3000亩左右。其中,陈楼村钢管大棚1000亩,赵集宽体棚300亩,大吴日光温室200亩,大王集钢管大棚300亩,田河半地下日光温室200亩,鲁庙钢管大棚300亩,光明大棚200亩,尤庄设施西瓜300亩,庄楼大棚200亩。

    二、我们积累的经验及可供选择的优势

    第一,优势种植没有下大力气推广。王集镇属于黄河冲积地区,104国道以北的土质几乎全部是抛沙地,改种土质,肥力差、保水力差,即不保水、不保肥、易干旱。冬小麦是主要作物品种,是受地区气候所限,不去赘述。但,夏茬作物,在玉米、大豆、花生等数种农作物中,我们应该大力推广花生种植面积,逐步缩小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因为,花生的生产工艺已经完全可以实现机械化操作,而且,价格稳定向上,大可以增加农户增收。而且,作为王集镇群众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果树地套种花生模式,已经作为黄河故道产业发展的一种先进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

    第二,生产短板可以作为长板利用。王集镇属于高抗地区,地下水位低,是常规农作物生产的一个短板,但这短板,在瓜类生产中可加以利用。只要解决好生产用水,在黄河故道沿岸种植的西瓜、甜瓜,其肯定比其他地方生产的同类产品品质好。

    第三,设施生产模式单一,缺乏亮点,带动效应不显著。王集镇,设施农业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县的前列,比如设施蔬菜、设施养殖。但近两年,现有的设施农业已经走了下坡路,主要是没有遵循客观规律。比如,设施蔬菜,王集镇走过了竹木大棚、钢管大棚、半地下温室、徐淮式日光温室等各个发展阶段。我们经过调研认为,在当地,设施蔬菜的发展以钢管大棚为最好;而日光温室,甚至更高档的设施,以发展设施果为好。

    第四,农业文化守旧,产业链条没有得以延展。农耕文明、小农经济,已经浸透在农民的血液里,我们当下仍然停留初级产品生产面上,对于创意农业、服务型农业,拉长农业链条,缺乏意识。

    第五,农业经营方式简单粗放,没有品牌意识,缺乏信息化意识。王集镇,农副产品丰富,其生产出的水果有酥梨、三水梨、苹果、桃子、柿子、杏、核桃,瓜类有西瓜、黄瓜、甜瓜等,没有一个有品牌。我们自己注册的“古黄河牌”,也鲜有使用。就拿南许生产的酥梨,年产量可达1万吨,但都是被当地一些合作社或所谓的农民经纪人勾来安徽砀山人收购,然后贴上安徽砀山酥梨的品牌,销往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超市。在我们当地几毛钱一斤的酥梨,转了一个地方,就变成了人家的产品,而且价格都在翻了五倍、十倍。

    互联网的发展正是方兴未艾之时,我们王集的农民,更是缺乏信息化意识。这么的好产品,卖不出好价,找不到好买家,也没有一个网络平台可供凭借。沙集人可以网上销售家具,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网上销售农副产品呢?

    三、农业产业规划

    1.规划的指导原则:

    ⑴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⑵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果植果,宜菜种菜

    2.规划的总体目标:按照市、县黄河故道综合开发“一区两带十四园”总体部署,结合王集“东菜西果”产业布局要求,我们的目标是达到“两减三扩一压”,即减少小麦播种面积、减少夏茬玉米播种面积,扩大花生种植面积、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扩大果树种植面积,压减设施养殖,重塑大王集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农业大镇形象。

    3.2016年具体目标

    2016年,夏玉米种植面积要压减到4万亩,夏花生播种面积要超过5万亩;今冬明春,冬小麦播种面积要压减到8万亩,扩大春花生播种面积到2万亩左右。以后每年都要压减冬小麦和夏玉米播种面积,直至除104国道以南、泗八路以东等几个不适宜种植花生的村,可以保留玉米种植外,实现花生播种全覆盖。

    ⑵秋季,我们要在光明、大王集新建200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各一个,通过大户流转、自行建设、合作化经营、以奖代补的形式,充分调动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及公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计划年底前完成陈楼老园区改造,将原有的水泥棚、竹木棚改造成钢管大棚和日光温室。

    ⑶在黄河故道一线,我们要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打造黄河故道休闲观光农业生产示范带,建成黄河故道优质瓜果生产示范基地。

    今年,我们重点完成黄河故道滩涂优质果栽植工作,并在李时村打造一个集体化经营试点。通过村集体反租的形式,把农户的承包地租赁给村集体经营。我们的目的,一是尝试是否能够扩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可以推广农业机械化操作,三是可以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目前,三百亩土地已经完成流转,并栽植了50亩优质无花果果树、250多亩的梨树、桃树。午季,在果树地套种西瓜和花生,西瓜要引进台湾“宝冠”原种,重点培育黄皮西瓜,重塑王集辉煌。

    ⑷在104国道一线,主要是完成秋季果树的接点连片成面,并计划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在苏塘老果区建设一个高标准优质设施果生产基地,棚体采用连栋钢架大棚,每个连栋棚面积可以是5亩、10亩,不一而足,因地而定。这样的基地,既可以游人采摘,也可以作为高校实习实验基地,还可以搞创意农业,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生产生产为依托,以创意为核心,生产创意农产品和设计创意农业生产活动。比如,可以借助互联网+,搜寻市场信息,按照客户需求,生产生态水果、搞生态种植养殖;也可以搞果树寄养、出租等等。

    四、我们主要措施

    1.明确任务,抓好宣传。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整体经济形势下滑探底之年,在这个时候,我们更要逆势而上,抢抓机遇,咬定任务不放松。为此,我们要成立工作组,将任务分解下去,明确职责,明确目标,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任务,俯下身去,负重前进。要早作宣传,利用去年花生收成好、效益高,玉米效益低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各村扩大花生种植,压减玉米种植,把花生种植提高到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政治高度,来抓促进,抓落实。

    2.借鉴经验,借船下海。在设施农业发展上,我们有过太多的失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后,我们再搞设施农业,就要走一条不同于以往的路子,走一条不同以往的发展模式。首先,要搞好调研工作,要找种植大户、农民经纪人、村组干部大量座谈,了解他们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求,了解市场动态。座谈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弄清,我们当地、我们王集镇,究竟以哪种棚体最适合,在哪儿建,他们愿意使用等问题。种西瓜的喜欢需要什么样的棚体,种辣椒茄子西红柿的需要什么棚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棚体,就鼓励他们建什么样的棚体。其次,要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我们不会再大包承揽地什么都揽下来,政府出资建设、建成后没人租用,再压各村。我们只提供鼓励激励措施,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让大户自行建设、自行租赁土地。

    3.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农业是弱势产业,需要政府大力扶持,特别是设施农业,投入大、风险更大,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往往叠加。对上,我们要积极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接好,把我们的想法汇报好,争取他们的认同,并能够给予项目支持。

    4.抓好招商引资。连栋日光温室,投资成本较大,需要引进工商资本进入,我们拟在苏塘果园场的老果区,第一期先流转土地300亩,建设连栋日光温室大棚,利用老果区农户种植果树积极性。抓好规划,要按照四季有果的布局思路来规划,通过温室大棚发展春提早和秋延迟时令鲜果,延长果品生长时间,方便游人四季采摘。发展农家乐园,休闲垂钓等农事体验活动,发展服务型农业。

    5.抓好品牌创建,生产优质产品。以前,大王集的黄皮西瓜远近闻名,更是礼送佳品,但没两年就凋落了,因为有些种植户,为了减少成本,不引进好的品种。自己砸了自己的牌子。我们今后发展黄皮西瓜,要引进市场准入,凡不是“宝冠”原种引进的,不得贴我们的“古黄河”牌,我们要打响我们的品牌,重塑我们的形象。

    6.利用互联网+,发展高端农业。依托互联网+,创新农业经营思路,开发创意农业。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农业发展思路,反工业化生产,走精细农业、生态农业之路。重点打造绿色环保品牌,可以网上直播农业生产诸个环节,让客户全程监督农药和工业投入品使用情况;可以生态养殖,种养结合,让客户放心消费。自然就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和附加值。

    7.发展现代农业文明,圆大王集之梦。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文明。而现代农业文明是机械化、工业化、信息化累加下的文明,他已经打破了自给自足的形式,而是建立起群体协作,共给共租的新形式。虽然,改革开放短暂的回归,但不会改变群体性生产的大趋势,这也会在不远的将来重新走回。因为,农业集体合作的尝试,所能显现的巨大优势,结合到机械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客观条件,都已经指明了现代农业文明的方向。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