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旅游美食 > 正文
    购物车
    0

    柳琴戏

    信息发布者:157247879691
    2016-10-24 21:05:25   转载

    柳琴戏原称拉魂腔,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睢宁柳琴艺人一致认为起源于苏北太平歌和猎户腔,始祖为丘、葛、张三人。清同治四年(1865年),双沟镇吴行村吴克志拉魂腔班,为睢宁最早的班子。民国初期,有古邳姚树仁班,刘圩张步荣班,大李集李九红班,活跃在睢宁城乡。1953年睢宁几个班子聚集在古邳,成立古邳区柳琴剧团。1955年由县文教科收回成立睢宁县大众柳琴剧团。经过五十年的历程,演变为睢宁县青年柳琴剧团、睢宁县文工团柳琴队、后为睢宁县柳琴剧团。

    睢宁柳琴戏共有传统剧目221个,其中以《东西回龙》、《二五反点兵》、《四告大花园》、《老少换》、《小燕山》和《四环儿盘》《八盘鲜花》、《罗鞋》等剧目影响较大,剧团创作剧目有《白罗衫》、《闯关》、《兄妹俩》、《借车》、《春暧人心》、《红叶林》、《梁红玉醉审西宫》、《戚姬怨》、《清官能断家务事》、《呼唤》、《魂系桃花山》、《今生无悔》、《风雨基石》、《鸟语花香》等。

    柳琴戏唱腔优美华丽,在女腔的下勾腔后面有上行七度的大跳翻高尾音,柳琴戏的唱腔由基本腔、色彩腔、民歌小调三个部分构成。基本腔有慢板、慢二行、快二行、吞板、垛板、紧板、炸板;色彩腔有连板起、四句腔、涯子、含腔、扬腔、立腔、哈弦、喝鸣腔、叶里藏花、导板及顶簾子等;民歌小调大约有几十种,如打枣调《小放牛》。

    柳琴戏(拉魂腔)从唱“篇子”、“对子戏”、“三小戏”逐渐到传统大戏。行当分:1、小头( 门旦   );2、二头(青衣);3、二脚梁子(青衣兼花旦);4、老头(老旦);5、勾脚(丑角),又分老丑、小丑、文丑、武丑四种,其造型又分俊扮、丑扮两类;6、小生;7、老生,还有毛腿子(花脸),老拐(彩旦、丑旦)又叫婆、奸白脸(白面)等多种行当。演员演技全面的叫生、旦、净、末、丑五顶网子全戴。

    柳琴戏伴奏乐器主要有柳叶琴,配之二胡、琵琶、扬琴、三弦,后来有的又加大小提琴、笙、唢呐、笛子等。

    建国前古邳镇柳琴戏班知名艺人姚秀云,外号“小响么”。她九岁学戏,十三岁时就以悠扬的唱腔把广大观众拉得如痴如醉,戏迷们常说“姚秀云的拉魂腔拉走了咱的魂”。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她就唱响苏鲁豫皖其经典剧目《喝面叶》于1954年在上海华东地区汇演时荣获二等奖(一等奖空缺)《状元打更》于1957年江苏省汇演时荣获二等奖。并首次被上海唱片社灌制唱片,使《喝面叶》风靡全国。1986年在首届苏鲁豫皖柳琴戏研讨会上,她的唱词“石榴花”被定为“戏花”。 2008年,柳琴戏以徐州市政府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祖籍睢宁县古邳镇的柳琴戏老艺人姚秀云被批准为徐州市柳琴戏传承人。

    姚秀云定居徐州,年过八旬,依然义不容辞地履行一个老艺术家的责任和义务,在云龙湖畔创办柳琴活动中心为有序传承发展柳琴戏致力培养新苗发挥余热。2012年4月19日,从艺近70年柳琴戏老艺术家姚秀云首次收徒,徐州铜山汉王镇中心小学五(2)班11岁的小姑娘韩璐有幸成为她的弟子。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